云南省交通運輸部門實施三項惠 民措施 助力全域旅游發展
全面打造高速公路服務區升級版、“美麗公路”建設扮靚旅途、全面優化高速公路限速調整……隨著我省交通運輸部門三項惠民措施的深入落實,交通基礎設施煥然一新,交通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為全省全域旅游、服務“五一”出行增添了不少靚麗色彩。
渝昆高速云南會澤段美景 左濱洪 攝
【提升改造服務區 出行更暖心】
“本來只想停車上個衛生間,卻被刷新了認知,改變了以往對云南的看法”“優美的環境就像進入了公園”“溫馨的驛站,理想的休憩地”……這是網友對提升改造后云南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直觀感受。
汽車奔馳在新修建的高速公路上 左濱洪 攝
2020年下半年以來,省交通運輸廳制定印發了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經營管理水平的指導意見,按照“標準化、景區化、規范化、數字化、特色化”和“干凈、有序、智慧、特色”的要求,吹響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升改造集結號,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展開。2021年2月,昆磨高速32個服務區、昆大麗高速29個服務區全部完成提升改造。
渝昆高速云南段美景 左濱洪 攝
“云海肴”“福照樓”“肯德基”“德克士”……在服務區不僅能吃到滇味老字號美食,也能體驗到“洋快餐”。云南高速公路服務區提升改造注重多元融合發展,引進質量信譽好的連鎖餐飲企業,深受群眾歡迎。
作為服務群眾出行的重要窗口,提升改造的目的是讓旅客享受舒適、安全、便捷的服務,我省交通運輸部門通過實施“六個工程”,打造服務功能齊全、組織結構合理、文化風格獨特的新型高速公路服務區。“完善工程”對加油、充電、淋浴、汽修等設施進行提升,結合實際考慮雨水收集、海綿服務等技術,推廣使用新能源設備;“景觀提升工程”開展綠化美化亮化、建筑風貌塑造、景觀景點打造,打造“小游園”式高品質綠化,植入“服務區+景區”“服務區+營地”模式;“路產融合工程”結合公路沿線發展規劃,因地制宜開展商業開發、旅游、物流、貿易、客運接駁等延伸功能,探索建設產業型、旅游型、休閑型服務區;“特色打造工程”全面融入云南自然生態、歷史文化、民族風情等元素,引進知名品牌、特色產品、特色小吃、特色體驗,推進“服務區+農業商貿”融合發展;“信息智能工程”推進“云聯網”“云計算”“區塊鏈”“5G”等基礎設施布局,推進“刷臉就行”“亮碼掃碼”和“無人服務”等智慧化應用場景,無縫對接“一部手機游云南”等;“管理規范工程”建設智慧停車、流量監測、信息推送、快速救援等服務系統,健全完善運營管理規范體系,優化運營管理流程,推動物業標準化、“三有三無”服務區全落地。
高海高速公路立交去夜景 左濱洪 攝
今年以來,圍繞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高質量發展,省交通運輸廳印發了《云南省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計劃2022年6月底前,對2016年底至2020年底建成通車高速公路的173個服務區進行全面提升,對昆明出入口通道、車流量較大、重要景區附近等重點路段的83個服務區進行重點打造。
【加快“美麗公路”建設 出行更舒心】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陽春三月,昆明至玉溪一路繁花似錦,玉溪至磨憨大型立交區綠樹成蔭,昆明至麗江沿路勝景宛若畫卷……駕車沿著公路行駛,優美的環境讓人心曠神怡,給旅途帶來輕松愜意的享受,這也折射出云南“美麗公路”建設取得的成效。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把云南建設成為全國最美麗省份的決策部署,對標“設施美”“綠化美”“路域美”要求,我省開展昆明至大理至麗江、昆明至景洪至磨憨、昆明主城區至長水國際機場、怒江等“美麗公路”建設工作,構建綠色生態景觀廊道,打造“路景融合、輕松舒暢”的交通通行環境。
昆磨高速公路風景如畫 左濱洪 攝
為推進“美麗公路”建設,省交通廳聯合省林草局采用無人機航拍、衛星影像和圖片判讀、實地勘測等技術手段,對公路進行勘測調查,摸清路域環境現狀,排查出需要整治的點位3654個,形成“一點一圖一表”整治清單,一一落實責任主體。建設過程中,“美麗公路”注重因地制宜、經濟節約,以適宜本地生長喬木灌木為主,交叉種植,植物品種多樣、色調搭配豐富。同時注重公路景觀與沿線地形地貌、民族特色、地方風情相互融合,綜合考慮游客的觀景、休息、餐飲、住宿等需求,科學布設服務設施,觀景平臺結合景觀靈活設置,建設慢行道路系統,設置服務驛站、健康跑道、露天溫泉等設施,適應康體、休閑、觀光、探秘等功能需求。
“’美麗公路’不僅是要建得成,還要管得好。”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統籌考慮鞏固脫貧成果、特色旅游、路域經濟、鄉村振興等因素,綜合實施路面維修、預防性養護、服務設施改造、路域環境治理等,車路和諧、舒適安全、路域美觀、服務優質、管理高效,群眾出行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優化高速公路限速 出行更安心】
“‘過山車’式的限速,讓駕駛員很頭疼。”“原來江底到召夸小車最高只能跑80碼,現在調到110碼啦,沒有一下子急劇減速的情況,感覺舒暢、安全。”談起高速公路限速的變化,司乘人員都有著切身的感受。
優化高速公路限速,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項重要工作安排。2020年11月,省交通運輸廳和省公安廳聯合制定印發了《云南省優化高速公路限速工作實施方案》,按照“依法管理與技術規范相統一、限速標志與具體路段相統一、科學設置與從嚴控制相統一”的原則,委托專業咨詢機構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分3個階段完成優化調整工作。
2021年春節前,全省136條高速公路優化調整全部完成。拆除和更換限速標志5748塊,新增設限速標志1124塊,小客車限制速度從60公里每小時提高到100公里每小時的共84段1028.6公里,從80公里每小時提高到110公里每小時的共128段1486.64公里,從100公里每小時提高120公里每小時的共84段684.76公里,全省高速公路網總體運行速度較之前水平提高了22.28公里每小時。
據省交通廳公路處負責人介紹,優化高速公路限速工作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目前取得了明顯成效。“許多路段限速從原來的限速60碼、80碼、100碼調整到100碼、110碼、120碼不等,除極少數特殊路段外,基本消除了100碼以下的限速,限速標志設置依據不充分、限速過多過頻繁、限速‘忽高忽低’或‘斷崖式’限速等問題得到基本解決,群眾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徹底打通了群眾出行高速公路的痛點、堵點。”
相關數據顯示,優化調整后,全省高速公路各項運營指標不斷優化,公路通行能力不斷提升,縮短了區域間的通達時間,資源利用更加節約,全省投資環境、全域旅游形象不斷提升,產生了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新效益,行業社會滿意度顯著提高。
此外,為進一步建設布局合理、安全規范、標志清晰、人民滿意的高速公路限速管理體系,逐步實現全省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工作規范化、科學化、人性化,省交通運輸廳將對優化限速調整工作情況開展“回頭看”,多次開展現場督查,對優化調整不到位的路段,嚴格督促整改、調整完善。同時,協調高德、百度等企業對導航信息進行同步調整,為人民群眾出行提供準確的導航服務。
云南網記者 李承韓 通訊員 武晟華